
旅行不只看風景,更要讀懂餐桌──我的義大利遊記最後一篇
義大利之旅的行前功課,我們夫妻倆分工合作,先生負責路線與交通、住宿,還有星級餐廳的選擇,而我則專心研究在地美食,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準備不是地圖,而是幾本關於飲食文化的書。
義大利最迷人的地方,就是「每一個區域都有自己的味道」。
1️⃣ 地形差異:北有阿爾卑斯山脈,乳製品與燉飯是主角;南有地中海氣候,橄欖油、番茄與茄子才是靈魂。
2️⃣ 歷史影響:西西里受過阿拉伯人統治,留下糖、杏仁與香料的痕跡;威尼斯則因海上貿易而擁有豐富的海鮮。
3️⃣ 文化多元:從西班牙到奧地利,各種外來政權都曾在義大利餐桌留下印記。
這些背景,讓義大利不可能只用「披薩、義大利麵」來概括。若想吃到真正的在地美食,行前做功課就特別重要。
我讀的三本書,正好給了不同角度的啟發:
•《舌尖上的義大利》 是我最投入的一本。它讓我提前在文字裡嚐到佛羅倫斯牛肚包的庶民氣息、丁骨牛排的豪邁場景,以及波隆那 ragù 的正統做法。當我真的在中央市場咬下一口牛肚包、在 Il Latini 餐廳見識到巨大的丁骨牛排、在波隆那點上一盤 tagliatelle al ragù,那種「書裡的故事化為舌尖上的真實」的感覺,令人難忘。

•《Tasting Italy》(National Geographic 出版)像是一張完整的美食地圖。它清楚描繪各地食材與料理的根源,讓我在 TripAdvisor 上挑餐廳時更有方向。於是我總是刻意預訂當地人也會去的小館子,而不只是跟著觀光清單。

•《跟著義大利媽媽學做菜》 則給了我家的溫度。透過一道道樸實的家常菜,它提醒我義大利的靈魂,不只存在於星級餐廳,更深藏在廚房與家庭式餐館裡。

回頭看,這三本書分別帶給我故事、知識與溫度。也因為它們,我很少依賴 YouTube 快剪或小紅書的「網美清單」。因為那樣往往只帶你到打卡餐廳,卻錯過真正屬於當地人的餐桌。對我來說,書才是打開義大利的最佳地圖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