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3東京美食之旅~ むぎとオリーブ 銀座本店 拉麵(Mugi to Olive)
喜歡吃日式拉麵但又不拘泥於傳統風味的朋友,小圍裙很推薦這家位在東銀座GINZA SIX後巷的蛤蜊拉麵店 ‘’むぎとオリーブ 銀座本店‘’(Mugi to Olive)。
這家的小店的名字很可愛,叫做‘’麥子與橄欖‘’(むぎとオリーブ)。店面不大、總共也只有15個座位,販賣的料理很單純,四款拉麵、一種沾麵以及單一口味的咖哩飯,可是連續七年入選食べログ(tabelog)拉麵類百名店,以及米其林指南推薦,箇中實力不容小覷。

門面是童趣風格,白色的牆面、紅綠交錯的活潑招牌,門旁邊有個小架子,用來告示當日蛤蜊的產地。むぎとオリーブ (Mugi to Olive)標榜每天從豐洲市場採購新鮮的國產食材,利用恆溫技術慢火八小時熬煮高湯、絕無化學添加,無論湯頭、肉品或是麵條都相當講究,店內師傅匠心獨具,選用蛤蜊、雞和魚作為基底,算是走健康路線的新派拉麵店。

入店後採用機器點餐,有中文介面可供選擇,即使不會日文也能輕鬆選擇,也因為是機器操作,無法用現金付費,朋友們要特別留意。


午餐時段11點開始營業,我和蘋果匠提早半個小時抵達,店門前已有人開始排隊,但不算是大排長龍,我們順利在第一輪進場,運氣不錯。
吧檯式的座位,靠近廚房的這一側位置正好可以觀賞師傅們煮麵。幾位師傅都相當年輕、手腳麻利,彼此間也十分有默契;鍋具和檯面清理地非常乾淨,還提供一次性使用的圍兜兜,完全符合潔癖小圍裙的標準!

桌上有水壺供來客自行斟茶,服務人員只負責送餐和收拾;店內空間有限,但動線安排得很好,不至於覺得擁擠。
我們分別點了蛤蜊麵和三重拉麵。
むぎとオリーブ (Mugi to Olive)的蛤蜊麵主打使用100%新鮮白蛤蜊熬煮湯頭,而三重拉麵則是蛤蜊、雞和魚的組合;還有一款是雞湯底,留待下回再試。
蛤蜊麵裡有一只超級大的蛤蜊,是天花板級別的鮮度,蘋果匠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食,我根本沒來得及拍攝,只好替蛤蜊殼留張紀念照,與普通的蛤蜊殼放在一起,大小真的相差很多。

蛤蜊麵裡不是只有蛤蜊,還有雞肉和豬肉叉燒,端上桌的時候我倆還傻傻分不清楚這一碗是蛤蜊麵還是三重拉麵,不過喝湯就立刻知曉,湯裡是滿滿的醇厚鮮味,base是醬油湯、再堆疊蛤蜊高湯,達到一種非常完美的和諧。醬油的甘與蛤蜊的鮮配上特製麵條,湯清味鮮麵香Q,熱騰騰的大口下肚,滿意極了。

日式醬油湯底珍貴在多層次的甘醇,むぎとオリーブ (Mugi to Olive)選用來自埼玉、群馬、香川等地老字號油廠的醬油,拼配成獨家秘方,初嚐時只覺得淡雅清香、但越喝越能感受醬香的餘韻悠長。
麵裡的雞肉和叉燒也是軟嫩夠味,而且不油不膩口。むぎとオリーブ (Mugi to Olive)使用的是國產雞肉,麵條也是與京都老字號製麵所共同研發,加上取自日本各地的極鮮蛤蜊,這一碗拉麵要不好吃也難!

三重拉麵的湯底有明顯的雞湯味,與蛤蜊麵相比,不論醇鮮或是鹹韻都更厚實、雋永。細麵很有嚼勁,‘’麺屋 棣鄂‘’的麵條著實有其迷人之處。

對‘’麺屋 棣鄂‘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這裡,看看數不清的麵條種類,相當有趣喔。

桌上有一瓶蔥油(エシャロットオリーブオイル),非常香、千萬不要錯過。建議大家先喝原味湯、吃點麵,中途再開始搭配蔥油,小圍裙自己的經驗是添加蔥油後湯底尾韻更長、層次感也更加分明,蔥香瞬間讓整碗麵跳脫日式拉麵的框架,若有似無呈現類似洋食的風味,可惜蛤蜊天然的鮮香此時會略為被遮蓋住,朋友們不妨試看看,一麵二吃、也很好玩。

這家拉麵店還提供咖哩飯,不過只有一種口味,小圍裙到訪當日看到鄰座先生點了一份咖喱飯和一份醬油飯,然後很滑稽的把醬油淋在咖哩飯上吃,他吃得很開心、我看得很入迷,但不知道這樣到底算是好吃還是不好吃,或許二訪時我也點一碗試試,屆時再跟大家分享心得。

蛤蜊麵的價格是日幣1500、三重拉麵是日幣1450,都不算貴。升級成大碗只要增加150日元,算是很親民的定價。
有興趣前往的朋友要記得週三是店家的定休日,營業時間為11:00~15:30、17:30~21:30,湯頭為每日限量供應,賣完就結束營業,建議大家不要太晚去,以免向隅。
むぎとオリーブ 銀座本店(Mugi to Olive)地址:東京都中央区銀座6-12-12 銀座ステラビル 1F
食べログ(tabelog)推薦點這裡。
延伸閱讀
入鹿TOKYO(六本木)拉麵 IRUCA TOKYO
銀座梅林 炸豬排 (Tonkatsu Ginza Bairin )
うなぎ料理専門店わたべ(Japanese Eel Restaurant Watabe) 米其林推薦鰻魚飯
うなぎ 魚政 鰻魚飯(Uomasa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