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食光裡的義大利|威尼斯】在潟湖之城吃一口海的味道 Antiche Carampane+Ristorante Marco Polo
在威尼斯該吃什麼?
如果在威尼斯只停留短短數日,別急著奔向世界各地都有的連鎖咖啡館。真正該留給味蕾的,是從潟湖裡方才上岸、仍帶著海風氣息的漁獲。它們是清晨魚市裡籃框間的閃亮身影,也可能是廚房鍋中正慢慢滾煮的醬汁,最後化為盤中一尾外酥內嫩的烤魚和一盤熱氣氤氳的海鮮義大利麵。沒有過多雕飾,卻在第一口就能讓人嚐見陽光與潮汐交織的韻律。
這趟旅程,我安排了兩場餐桌邂逅,一家是連威尼斯本地人都愛、低調卻名聲響亮的 Antiche Carampane;另一家是氛圍浪漫、帶著古典格調的 Ristorante Marco Polo。
老漁夫的堅持:Antiche Carampane
在威尼斯蜿蜒的小巷裡,有一處不掛招牌的祕密角落——Antiche Carampane。它的名字,來自昔日威尼斯紅燈區的地名,如今卻成了饕客口耳相傳的海鮮聖地。

這家餐廳自 1983 年開業至今,由 Bortoluzzi 家族一代代經營,從最初供應魚市工人的簡樸小酒館,蛻變為備受國際美食指南推崇的餐廳。掌舵人每日清晨親自走訪鄰近的Rialto (里阿爾托魚市),挑選當天最鮮活的海產,店裡菜單上的每道料理,都與潮汐的節奏息息相關。

延續傳統的海鮮藝術
Antiche Carampane 最迷人的地方,在於它既保有威尼斯傳統的風味,又敢於融入細膩的現代手法。開胃菜經常以醋漬沙丁魚或綿密鱈魚醬開場,而海鮮義大利麵則是店裡的經典:醬汁裡交織著蛤蜊、蝦與香料的海洋氣息。

主菜方面,無論是金黃酥脆的綜合炸海鮮,還是墨魚黑醬佐軟質白玉玉米糊(polenta),都像一封封從潟湖寄出的風味信,帶著鹹潤的海風與淡淡的甘苦。這裡的蔬菜多來自 Sant’Erasmo 島的合作農場「Osti in Orto」,令每一道配菜都帶著島上陽光的清甜。
餐桌的第一聲問候——開胃小點

一口大小的炸球外層金黃酥脆,咬開是綿密內餡,沾上淡綠的牛油果醬和雪白酸奶,柔滑綿密裡透著酸香,一開場就讓人驚艷。
綜合海鮮沙拉——潟湖的縮影

鮮蝦、章魚、淡菜與花枝在白瓷盤上錯落,底層的青醬既醇香又清爽,烘托出海鮮的甜。章魚有嚼勁,花枝滑嫩,蝦肉彈牙,各自獨立卻又彼此呼應。
手工麵包籃

手工麵包與麵包棒外酥內軟,單吃能感受到麥香,沾一點橄欖油與巴薩米克醋,香氣更為飽滿。
櫛瓜醬蛤蜊義大利麵


麵條煮得恰到好處,帶有彈性卻不硬。醬汁以當地櫛瓜製成,融入羅勒與起司奶香,溫潤中帶著蔬菜的甜,蛤蜊的鮮鹹與紅番茄的酸香點綴其間,像夏末午後的海邊。
香煎當日鮮魚


外皮煎至金黃脆口,內裡依然細嫩多汁。魚肉上覆蓋刨絲鮮蔬,清香淡雅、入口後餘韻綿長。

Antiche Carampane
地址:San Polo, 1911, 30125 Venezia VE, Italy
電話:+39 041 524 0165
向航海探險家致敬的餐桌:Ristorante Marco Polo
在威尼斯,提到 Marco Polo,沒有人不知這位十三世紀的探險家。他沿絲路遠行至東方,把見聞帶回歐洲,讓世界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相遇。這間以他為名的餐廳,不只是借用一個響亮的名字,更想在餐桌上重現那份跨越疆界、融合風味的精神。

位於聖馬可與卡斯特洛交界的小巷裡,Ristorante Marco Polo 的木質桌椅與暖黃壁燈,以及牆上裝飾的老照片,讓室內氛圍瞬間回到舊時光。


從海鮮到紅肉的味覺航線
麵包盤

初登場是餐前麵包與橄欖油、義大利黑醋的組合。
茄子

茄子切成細條後用橄欖油慢火煸炒,直到油香滲入、外層泛著深褐色光澤。這裡的版本不加番茄,保留了茄子本身的柔軟與微甜,帶著一點煙燻與香草的氣息,是低調卻讓人越吃越順口的配角。
干貝

新鮮的干貝與小海扇貝,連殼上桌,微煎至金黃,外緣焦香微脆,內裡依舊細嫩多汁。淋上初榨橄欖油與香草碎,讓海水的鮮甜與油香交織,每一口都是海岸的味道。
蛤蜊義大利麵


這蛤蜊義大利麵完全展現出威尼斯靠海的優勢,顆顆蛤蜊飽滿多汁,湯汁與麵條緊密融合,每一口都帶著甲殼的鮮甜與海水的鹹香。
牛排

牛排佐紅酒醬是這裡的重頭戲之一,厚實的肉塊切開後,肉汁緩緩流出,紅酒醬的酸香與醇厚緊緊依附在纖維間,入口是滿滿的層次感。
Ristorante Marco Polo
地址:Salizada San Lio 5571, 30122 Venezia, Italy
電話:+39 041 523 5018
在異地學會調整味蕾
從 Antiche Carampane 的老派海鮮,到 Marco Polo 的跨界風味,威尼斯的餐桌各有其節奏與故事。只是,來自四面環海、漁獲日日更新的台灣,我們或許該在心裡先放下對「鮮度」的苛求,轉而去感受廚房裡的火候、擺盤間的節奏,以及這些餐廳在時間中沉澱出的溫度與厚度。如此,才能真正在潟湖的潮聲裡,嚐到屬於這座城市的真味。
延伸閱讀

